柠檬酸在锅炉酸洗中的工艺流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:
1. 准备工作
①系统检查:对锅炉及相关系统进行全面检查,确保设备完好,无泄漏等问题。关闭与酸洗无关的阀门,连接好酸洗管路,确保酸洗系统的密封性。
②药品准备:根据锅炉的容积和水垢情况,计算并准备好所需的柠檬酸、缓蚀剂、助溶剂等药品。一般柠檬酸的浓度为2% – 4%,缓蚀剂的添加量根据其种类和说明书确定,通常为0.1% – 0.3%。
③水质检测:对用于配制酸液的水进行水质检测,确保水质符合要求,避免水中的杂质影响酸洗效果或对锅炉造成损害。
2. 水冲洗
①启动冲洗泵:向锅炉内注入足够的除盐水或软化水,启动冲洗泵,使水在锅炉系统内循环冲洗。冲洗的目的是去除锅炉内的灰尘、泥沙等松散的杂质,并检查系统的水流情况和密封性。
②监测水质:在冲洗过程中,定期采集水样进行检测,监测水质的浊度、pH值等指标。当水样的浊度达到一定标准(如小于10NTU)且pH值稳定在中性左右时,冲洗合格。
3. 酸洗
①配制酸液:在清洗箱中按照计算好的比例加入柠檬酸、缓蚀剂和水,搅拌均匀,配制成酸洗溶液。然后将酸液缓慢注入锅炉系统中,确保酸液在锅炉内均匀分布。
②循环酸洗:启动酸洗泵,使酸液在锅炉系统内进行循环。循环过程中,控制酸液的温度在80 – 90℃左右,以提高酸洗效果。同时,定期检测酸液的浓度和pH值,根据检测结果及时补充柠檬酸,保持酸液的浓度稳定。酸洗时间一般为3 – 6小时,具体时间根据水垢的厚度和性质确定。
③观察酸洗情况:在酸洗过程中,通过观察孔或取样口观察锅炉内的酸洗情况,如酸液的颜色变化、水垢的溶解情况等。如果发现水垢溶解缓慢或酸液浓度下降过快,应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。
4. 酸洗后冲洗
①排酸液:酸洗结束后,将锅炉内的酸液排至专门的废酸处理池进行处理。排酸过程中,要注意防止酸液泄漏,对环境造成污染。
②水冲洗:排酸后,立即向锅炉内注入除盐水或软化水进行冲洗。冲洗时,启动冲洗泵,使水在锅炉系统内循环,直至排出的水pH值达到6 – 7,且水中的柠檬酸含量小于规定值(如小于0.1%),冲洗合格。
5. 钝化处理
①配制钝化液:为了防止酸洗后的锅炉金属表面再次生锈,需要进行钝化处理。一般采用氢氧化钠、碳酸钠等碱性溶液作为钝化液。根据锅炉的容积,在清洗箱中配制一定浓度的钝化液,如氢氧化钠浓度为0.5% – 1%,碳酸钠浓度为0.5% – 1%。
②循环钝化:将钝化液注入锅炉系统中,启动钝化泵,使钝化液在锅炉内循环。钝化过程中,控制钝化液的温度在60 – 70℃左右,循环时间为2 – 4小时。在钝化过程中,定期检测钝化液的pH值和碱度,确保钝化效果。
6.最终冲洗
①排钝化液:钝化结束后,将锅炉内的钝化液排至指定的处理池。然后用除盐水或软化水对锅炉进行最终冲洗,冲洗至排出的水pH值为7 – 8,且水中的碱度小于规定值(如小于0.1mmol/L)。
②干燥保养:冲洗合格后,将锅炉内的水排尽,可采用热风吹干或自然晾干的方式对锅炉进行干燥。干燥后,根据锅炉的停用时间和保养要求,采取相应的保养措施,如充氮保护、添加干燥剂等,防止锅炉金属表面生锈。
在整个柠檬酸锅炉酸洗过程中,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,佩戴好防护用品,确保酸洗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。同时,酸洗后产生的废水、废渣等应按照环保要求进行妥善处理,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。